例如專輯中〈自躁浪漫〉找來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的新生代音樂人李權哲,兩個人都是能唱能編能錄的創作者,激盪出許多有趣的火花,像是兩人一起模仿動物叫聲以及合成器構建迷幻元素,皆展現在這首曲子裡。
他將兩種版本的摘要給學生過目,請他們針對摘要複雜度和作者的智力評分。他請學生針對文章作者的智力評分。
另外一篇「中度複雜」版的自傳則每隔兩個字都換長字詞。所以也可以說,賣弄詞藻多少也微妙展現了說話者的高智商不過,如今新加坡的採砂業,因為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國憂心環境的貿易禁令,而被迫到更遠處開發來滿足需求。Kyi Kyi Mya表示,2014年Starhigh Asia Pacific曾因採砂地點太接近岸邊,發生的土石崩塌,而發給當地農人津貼。根據聯合國資料,在2018年,大約100萬噸的砂從緬甸進口到新加坡,為緬甸賺進600萬元的外匯,而緬甸政府則預估,出口量會持續提升。
」 對薩爾溫江來說,河岸侵蝕不是新的現象,氣候變遷造成的洪水和淤積都讓情況變糟。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庫,新加坡2018年向馬來西亞進口5,900萬噸的砂石(包含海河砂),高達3.47億美元(約108億新台幣),佔新加坡97%的進口量,也佔馬來西亞95%的出口量。在高達1600 ℃的水泥窯中,所有有害物質可能有的毒性和危害,早就直接從人間蒸發,根本不可能對人的健康產生危害。
大骨湯接著要放入蘋果、蘿蔔等蔬果讓湯的味道更為豐富,過程中會撈出菜渣,煉鋼也是,鐵水中會開始加入特殊金屬,而浮於鐵水溶熔物表面的「菜渣」,濾出冷卻後,就稱為轉爐石(轉爐渣)。在我看來,在循環經濟最高境界──能資源整合的戰場上,水泥業沒有競爭者。讓我用熬大骨湯的比喻,讓你理解為什麼鋼鐵廠和燃煤發電廠這些聽起來和水泥生產毫無關係的產業,竟然會有跨產業的循環經濟。一方面他也有機會把廢棄物中的熱值拿出來,減少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能源。
水泥窯反應區的溫度高達1600 ℃,1600 ℃是什麼概念? 火葬場的溫度大約800 ℃,還讓你有骨頭可以撿。其他產業買原料,彼此之間也就是上下游的關係,基本上就是同一個產業,但是水泥業買原料,除了一次料之外,還可以跨產業從鋼鐵廠和燃煤發電廠等取得,這就是水泥業的循環經濟潛能。
煤灰可以加到水泥和混凝土中,底渣則是可以成為製造水泥的原料。而且,我們心中有一個OS,廢棄物都丟到水泥裡去使用,不會對人體有害嗎? 高爐石、轉爐石、煤灰、脫硫石膏這些反正距離我們生活太遙遠,想像不出丟進水泥裡有沒有風險,但是一聽到廢輪胎、電子業製程的污泥等也可以丟進水泥裡去循環使用,很多人就擔心,把有害廢棄物丟進水泥裡,這些水泥以後可是要拿來蓋房子的,會不會對人產生健康上的危害呢?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這就得回到水泥的核心製程說起,水泥製程核心的水泥窯是一條和南投蛇窯般,數十公尺長、躺平、可以滾動、密不透風的大鋼桶。一方面在製造過程中找出抓手,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在循環經濟最高境界——能資源整合的戰場上,水泥業沒有競爭者 如果只是把垃圾、廢棄物燒掉,當然不算什麼循環經濟,但水泥窯製程厲害的地方在於,一方面他有機會把廢棄物裡面的矽鋁鐵鈣元素拿出來,轉成水泥自己需要的矽鋁鐵鈣。
水泥業還能處理更多你想像不出來的廢棄物,例如塑膠廢棄物的回收處理現在是個大問題,雖然說塑膠沒有水泥需要的原料矽鋁鐵鈣,送塑膠進水泥窯只能說是去化廢棄物但沒有替代原料的功能,但是塑膠之中的PP和PE都有很高的熱值,可以減少水泥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燃煤,用能量的形式實踐循環經濟,也是非常環保的。燒垃圾的焚化爐溫度大約是800 ℃~1,000 ℃,戴奧辛燒不掉。對鋼鐵、燃煤發電業者來說,這些「廢棄物」若無好的處理方式,可是非常棘手的大麻煩,現在靠著循環經濟的供應鏈,高爐石、煤灰和脫硫石膏基本上都可以賣得好價錢,而轉爐石和底渣則有賴強化循環經濟的供應鏈,只要水泥製造過程大量使用,不但可以少挖一點花蓮的山,還幫助市場經濟。同時在台灣混凝土學會平台整合建構含括水泥、砂石、鋼鐵、混凝土等業種的「營建循環產業鍊」,發展營建材料領域的新供需模式、創造新的商機與產值。
熬大骨湯時,要先川燙去血水,而鋼鐵廠煉鋼的第一步驟,需要先把鐵砂等原料全部溶熔成鐵水,鐵水上產生的「血水」,撈出後用水快速冷卻,就稱為高爐石渣,這是煉鋼中產生的廢棄物。一個重視組織人事及利益競爭的老闆,看重下屬政治的能力,如果你剛好擅長搞辦公室政治,那你就紅了,相反,自然就黑了。
一個重視戰功的老闆,看重下屬的工作能力,如果你剛好是個有能力的戰將,那你就紅了。但是1600 ℃的水泥窯呢,戴奧辛、新冠肺炎病毒,即便是非洲豬瘟的病死豬丟進去,都可讓它連骨頭都不見,這就是1600 ℃的功力。
我們對廢棄物的刻板印象,循環經濟註定永遠都只是嘴砲,水泥業的潛能也完全發揮不出來 那如果全部用廢棄物取代水泥的原料或燃料,就不用挖花蓮的山了啊。Photo Credit: 中央社 水泥窯可以吃下其他產業不要的廢棄物,甚至是有害廢棄物 鋼鐵廠的煉鋼過程,其實和你家熬大骨湯的過程差不多。轉爐石可以成為製造水泥的原料。除了煤灰和底渣之外,發電的過程還會產生脫硫石膏,這個也是製造水泥的原料。這就是循環經濟的最高境界,不只是垃圾變黃金,也不只是創新的商業模式,而是將能資源整合在一起,從能源和資源這兩個面向同時下手,一方面去化廢棄物,把垃圾變黃金,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目前也是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 在職場上,我們常見到原本在公司很黑的同事,一夕之間忽然成為紅人。
不同性格的老闆,看重下屬能力的優先順序也不同。水泥業,本來是隻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時代為他換了一個新老闆,忽然成為了跟前的大紅人。
循環經濟這個新老闆,喜歡垃圾變黃金,特別重視戰功,在他的眼中,水泥業有一個其他產業都沒有的武器,就是他的水泥窯製程。文:鄭瑞濱(孜孜屹屹專精於營建材料研究的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博士,秉營建循環翻轉產業的夢想,告別十餘年台灣營建研究院組長、所長的職涯後,以「產業踐履」為職涯目標再出發,任潤泰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職務。
至於燃煤發電廠呢,發電的過程會產生往上飄的煤灰(飛灰),以及往下沉的底渣(底灰)。這樣的邏輯聽起來很有道理,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透過各種循環經濟市場機制的建立,讓廢棄物盡可能取代水泥的原料,但是不可能取代到100%。
而有些原本很紅的同事,一夕之間忽然黑掉,甚至離開公司跨界先翻轉價值觀 我最近與近20年教育經驗的朋友聊「福爾摩斯學習法」,她說「這跟108課綱的要求很像啊。作業看不懂?這不由讓我好奇了。所以對融合、跨界、解決問題能力的要求會逐漸提高。
我相信她學會了: 所有事物都屬於系統的一部分(上有母系統下有子系統)。教育目的在讓學習者認識世界,所以編輯教材時,為了學習方便,把對世界的理解(知識)拆成「科目」。
台灣教育跨界嗎? 美國這麼跨界,而且很多現代社會的問題都要透過「跨領域人才」提供解答,那台灣的教育是否教跨界? 什麼是跨界?你可能也認識這樣的人,什麼都感興趣,長輩罵他「不務正業」、「不安於室」、「想東想西」......諸多貶義詞。Photo Credit: 本文作者提供 我畫了這個「桶子」,讓她理解「短板」 我:「如果這個水桶裝到頂可以裝一公升水,它能裝滿嗎?」她搖搖頭,說因為水會從短板的洞流出來。
」她說,每個研究的植物都要附上標本或實際拍攝的照片,所以妳該怎麼辦? 果:「應該先看看能有什麼標本」規定至少5種。」不論是新是舊,孩子都會受108課綱的影響。
說明雖然很少,但要做的很多,而且需要一段時間,也就是,這是一個會不停變化的專案,比如某個香草有很多資料,但無法取得標本,就要調整原有計畫 ➜ 這要培養出專案管理的概念。作業說明是一張A4,題目是「香草專輯」,可以親子共作,做法是收集各種香草植物資料再整理成一冊。過了一陣子再問一次,仍然記得。」 我:「那妳要說啊,我才能配合。
所以,成功的學習者,腦中有「一個」世界的不同面向,而不是「八個」科目,對嗎? 教材:世界(拆解成)➜ 科目 學習:科目(組合成)➜ 世界 實際上,多數人心中仍然只有八科,而且覺得這些科目井水不犯河水,因為分科分得很細,沒人教他怎麼整回去。給她跨界的釣竿 雖然是親子共作,我猜應該不是要爸媽跳下來做,所以我決定教她怎麼做。
其實不難,為何女兒看不懂呢?難在: 說明結構凌亂、指令不清(希望不是表達能力問題...)動物園為了讓動物別發懶,也會設計不讓動物直接拿到食物,老師企圖用混亂語言培養孩子語言萃取能力,對記憶鞏固有益 ➜ 但這測試超過孩子能力太多,孩子會沒成就感而放棄。但學習時,在學習者心中,要把所有科目組合回那個「世界」。
假如音樂老師不只教唱歌識譜,而是要錄一支MV,那還得教剪接軟體,學點畫面,老師不得不跨界去。朋友、老師跟他說「你一定要專注才會有成就」,但他並非不專注,而是專注在「科目與科目之間」。